据苏州大学微信公众号19日消息,中国工程院院士,著名应用光学专家,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潘君骅同志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3年12月18日15时48分在苏州逝世,享年94岁。据光明日报报道,潘君骅,1930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。1952年清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仪器馆(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前身)工作。 1956年,潘君骅接受单位安排到苏联留学,师从苏联著名天文光学专家马克苏托夫。由于潘君骅本科学的是机械,光学只是业余水平,所以他学习更加刻苦。第一年,要求研究生完成哲学、俄语和两门专业课共四门课程,其中哲学和俄语都要到城里的苏联科学院院部去上课,每周两三次。经过努力,他的四门课程都得了满分。他当时的想法很单纯:“总想着不能给国家丢脸,回国后能够学以致用。”潘君骅的论文题目是《大望远镜二次凸面镜的检验》。这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选题,基本上只要埋头苦干、进行大量计算就能完成。潘君骅在按部就班的计算过程中,不禁思考: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凸面镜?他将反射检验的补偿原理应用到凸面镜的检验中,从而找到了一个比Hindle方法更有优越性的检验方法。这个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,被苏联方面称之为“潘氏法”,实际应用于苏联6米望远镜和我国60厘米望远镜及2.16米天文望远镜的副镜检验。来源:光明日报微博
1960年8月,潘君骅回到长春光机所,立即参与到了60厘米中间试验望远镜的研制中,为216工程的设计方案积累了宝贵经验。 1975年,中国科学院再次启动2.16米口径的大型望远镜研制任务,并成立了216工程领导小组,潘君骅担任技术总体组组长。“困难不怕,怕的是没有求真务实的态度。”潘君骅说。凭着他严谨、细致、踏实的科研精神,项目中出现的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问题,都得以妥善解决。 2.16米天文望远镜在出厂前,先要在厂内安装一次,要求能打开天窗做观测。但是老厂房没有天窗,如何观测?按照原计划要造专用厂房,后因经费问题要等时间,“做技术最怕拖延时间,坐等造厂房,工作就得停顿下来,后果十分严重。”潘君骅找来装配厂房的图纸,发现高层采光用的玻璃窗有两米口径,如果窗框不动,卸掉玻璃,这个区间可以满足观测的要求,这令他大喜过望。 高色散高信噪比光谱是当代天体物理的重要前沿研究领域之一,潘君骅带领团队用7年时间研制成功,这是我国首次研制的一台利用阶梯光栅大定向角、高级次、结合高色散和高光效的大型天文光谱仪,成为近代天体物理研究极其重要的工具。 2.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是我国自行研制的、当时远东地区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,被誉为中国天文学界的“一座丰碑”,该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。大奖的背后是潘君骅十几年潜心科研的艰辛和汗水——从第二次启动研制开始到1989年试观测,2.16米天文望远镜的研制花了整整15年。闪耀星空的“光学全才”,他的一生都在“追光”
2019年,国际编号为216331号小行星被命名为“潘君骅星”,发现这颗“潘君骅星”的近地天体望远镜,正是由于他的技术支持才得以完成。潘君骅的一生都在“追光”。他积极倡导和实施我国光学系统采用非球面技术;他为我国研制大型光学设备发明了一套重要的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,解决了各种光学非球面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;他建立了我国大型靶场光学测试仪器的光学技术基础;他把自己的非球面技术“绝活”向学生和同行们倾囊相授,推动我国光学加工和测试迈向世界先进行列。潘君骅常说,正因为爱好,才肯不断地去用心钻研,才能心无旁骛地做好每一件事情,更加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,而不会过分计较个人得失,也更乐于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、技术,甚至是所谓“绝活”,让技术造福更多的人。“希望现在及未来的科研工作者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、愿意为之努力奋斗的兴趣所在,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。”这是潘君骅对后学的期待和勉励。
中国新闻社(CNS1952)综合:苏州大学微信公众号、光明日报、中国江苏网等
编辑:丁宝秀
责编:彭大伟